第86章 指合心連
不過這都是細枝末節,無需在意,我很快拂去些許異樣,走近娘親身旁,便聞到沁人心脾的淡雅清香,偷偷吸了一口,而後問道:「娘親,此法可行嗎?」
「不急,待娘看看。」羽玄魔君離去後,娘親拂去玉面上的生冷,柔和答道,將含章遞來。
我接過含章劍後,輕掂幾下,雖說功體破碎、內息堵塞,但體魄猶在,因此這利器仍是勢沉而趁手,教我這個曾經的武者見獵心喜,恨不得舞動幾回,果然不愧是十年之功磨出來的寶劍。
娘親將巴掌大小的泛黃薄冊置於手中,凝神注目,細細翻看起來,我靜靜立在一旁,看著全神貫注的仙容,心中安寧。
薄薄的冊子很快翻完,娘親將之合上,牽起我的手細心查探體內情況。
我心中更是暖意徜徉,娘親的柔荑玉手清涼滑嫩,那細細淺淺的掌紋恍若不存,即使她用力緊握也無一絲生硬,反而感覺陷入了棉花團,儘是溫柔。
未過多久,娘親收回元炁,頷首確認,面上多了一絲喜意:「此法貨真價實,當可重聚霄兒體內諸元,再塑功體。」
娘親正欲將玉手抽回,我卻不知哪裡來的勇氣,輕輕一握,微弱而無聲地訴說著心愿。
娘親微微一怔,旋即輕輕側目,抿唇淺笑,卻並未出言訓斥。
其實方才大膽挽留,我也是心中忐忑,做好了被娘親痛罵的準備,但這欲拒還迎的姿態,卻讓我心跳快若奔雷——娘親已是默許了我對這隻柔荑的冒昧與褻瀆。
我暗暗鬆了一口氣,輕輕揉捏著柔若無骨的素手,臨摹著手心淺窩的掌紋,搓弄著纖纖軟軟的玉指,心中滿是甜蜜與激動。
這雙纖柔玉手,既屬於舉世無雙的傾城仙子,也屬於血脈相連的生身母親,長年累月遮蔽於素雪袍袖,若將其比成含羞持禮的女子,較之嫻淑靜雅的大家閨秀也不遑多讓;不少時候,我也是「親近」過的——可惜往往是手持戒尺、責罰過錯,無論如何哀哀呼痛、軟軟相求都不會有半分饒恕。
然而時過境遷、天翻地覆,那傲雪霜枝般的玉手竟淪落到被曾經領略過其威嚴的逆子魔爪中;而她也十分善於審時度勢,更不掙扎,任君馳騁,既似承受著久受欺凌的兒子的報復,又似享悅於孽緣糾纏的情郎的愛憐。
娘親耳根微微泛紅,玉手任由我肆意作弄,卻並未失了方寸,繼續吐辭問道:「霄兒,可曾想過以何為聖心?」
「不瞞娘親,孩兒在真虛觀便知此事,但自那以後蘭溪血案、出逃揚州、血海深仇接踵而至,至今未得空閒思慮。」
我停下手中動作,但仍舊握著軟玉香枝,忽然靈光一閃,「不若就以『我愛娘親』為聖心如何?」
如此突發奇想,乃是受手上傳來的絕佳觸感而激發,更教我不由將那屬於娘親的絕妙玉手握緊了半分,直想將這份來之不易的溫潤鋪滿心底。
「傻霄兒,那豈不是成了天天追著娘的跟屁蟲啦?」娘親莞爾一笑,另一隻玉手輕輕點在我的額頭,寵溺萬分地嗔問。
常言道,母子連心,娘親此言聽來猶如打情罵俏,看似並無異議,但我卻能從中品出話外之音——她並不願意唯一的愛子放縱沉淪於男歡女愛。
我一時也犯了難,游移不定:「那娘親希望孩兒怎麼做?」
「霄兒,聖心事關重大,需你自行決斷,娘不會影響你。」娘親嫣然一笑,如桃李爭艷、春風化雨,「但無論霄兒作何決定,娘都會支持你。」
我聞言頷首,「嗯,娘親說得是。」
聖心即是道心,乃修道之士察想世界之定觀,永劫無終更是將其納為功體核心,不可輕易更弦改轍,否則功體自毀。
凝練聖心之後,一舉一動、所思所想或會自行遵照,正如顧道窮醫道造詣深不可測,有妙手回春、活死人肉白骨之能,卻從不市於王侯將相以求榮華富貴,而是閒雲野鶴、逍遙四方,但求稱心如意、不違己願。
若我一時衝動,以對娘親的禁忌之愛為聖心,難保不變成日夜追著娘親求歡的色中餓鬼,更有甚者連吃喝拉撒都不能自理,屆時定會給娘親帶來極大煩擾。
思及此處,我才凜然自省,聖心一事不可輕忽,需得思慮妥當、考量周全再做決定。
我擡頭與那雙溫柔美眸對上,娘親似是得知了我心中的謹慎一般,滿意地嫣然一笑,儘是鼓勵與期待,卻更綻開了絕代風華,霎時間仿佛天地失色、江山易景。
我正沉迷於笑靨嬌顏,忽而感覺手背附上五根玲瓏玉指,低頭一看,才發現不知何時我與娘親已是五指相扣,宣告著我們既是的母子,更是心意相通的愛侶。
娘親笑靨如花,恬靜淡雅,妙目相凝,柔情滿溢,如皓月懸於墨夜,奪人心魄。
我握住緊緊相扣的五指,享受著來之不易的溫存,呼吸著世上再無他人可以分走的溫柔。
「對了,娘親從前和范從陽見過嗎?」我細細感受著手間的溫潤清涼,有些慵懶地說出了心中的疑問。
「嗯,有過一面之緣。」
娘親螓首輕點,娓娓道來,「當時娘與你父親在洛川城,欲往擒風衛坦白水天教前,他說要拜別來此地客座講學的啟蒙恩師範從陽。娘曾遠遠見過他一面,但未及交談——想來他就是那時將密信傳遞給水天教的。」
「原來如此。」我點頭瞭然。
羽玄魔君的身份,我也是見了他神出鬼沒的瞬身之法才後知後覺。
他此前現身皆戴了面巾,聲音卻未加掩飾——那日在田間的蒼老聲音才是他平日裡的偽裝——想來他亦清楚,當日遙遙一面,容貌無所遁形,聲音卻無有此患。
倒也不怪娘親,任誰也想不到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儒生會是武功蓋世的羽玄魔君。
與道家不同,自儒家聖人以降,從未有過文壇巨子以教化萬民的經典領悟蓋世武功的先例,似乎儒家聖人的傳世格言不合天地至理。
好在道家弟子個個閒雲野鶴,悟得神功既不高調張揚也不好勇鬥狠,連武林中人也常常忽略他們的存在,外人更是不得而知,倒是無人以此攻訐儒學。
不過話又說回來,朝堂之上儒生林立、黨同伐異,又豈容他人置喙?
他們掌握了著書立傳、修史授言的權力,旁人再怎麼辯機犀利也不過是枉費口舌罷了。
「娘親,當時你在雲隱寺也沒發現他在旁窺伺嗎?」
「霄兒真把娘當成神仙啦?」
娘親捏捏我的鼻子,「當時娘一門心思都放在你身上,哪有餘裕留心旁人?再說他的功法本就擅長匿氣藏息,又占了先機,娘自然察覺不到。」
我吐了吐舌頭,有些訕赧,這倒也是,有心算無心,本就難防,況且范從陽並非泛泛之輩。
不過我靈機一動,斬釘截鐵地說道:「在孩兒心裡,娘親就是獨一無二的仙子神女。」
「油嘴滑舌,沒個正經!」娘親嫣然一笑,輕輕抽出柔荑,柔聲道,「先別牽著了,胡大姐還在,叫她見了成何體統。」
「嗯。」我坦然接受,並無失落悵然,更無半點不悅,只因深知娘親與我心意相通,絕非是有意疏遠。
雖然任何外物都無法影響娘親的決心,但我也不希望別人對娘親指手畫腳,因此儘量不漏馬腳為好,故而不在人前顯露才是上策。
「真乖。」娘親綻開笑顏,仿佛哄孩子一般寵溺地誇獎,「霄兒身體剛剛恢復,還是少走動些為好。」
「嗯。」我點頭思索了一下,提議道,「娘親,咱們手談一局吧。」
娘親欣然頷首:「好。」
此時未過中天,若重新躺回病榻也太過無聊,可供選擇的唯有撫琴與弈棋。
我自然知道娘親的棋力深不可測,但我還沒恢復到可以撥弦弄樂、不失音準的地步,而對弈則可以慢慢思考對策,可以梳理心情,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當然,如果一敗塗地,輸個上百目,那又另當別論了。
「不急,待娘看看。」羽玄魔君離去後,娘親拂去玉面上的生冷,柔和答道,將含章遞來。
我接過含章劍後,輕掂幾下,雖說功體破碎、內息堵塞,但體魄猶在,因此這利器仍是勢沉而趁手,教我這個曾經的武者見獵心喜,恨不得舞動幾回,果然不愧是十年之功磨出來的寶劍。
娘親將巴掌大小的泛黃薄冊置於手中,凝神注目,細細翻看起來,我靜靜立在一旁,看著全神貫注的仙容,心中安寧。
薄薄的冊子很快翻完,娘親將之合上,牽起我的手細心查探體內情況。
我心中更是暖意徜徉,娘親的柔荑玉手清涼滑嫩,那細細淺淺的掌紋恍若不存,即使她用力緊握也無一絲生硬,反而感覺陷入了棉花團,儘是溫柔。
未過多久,娘親收回元炁,頷首確認,面上多了一絲喜意:「此法貨真價實,當可重聚霄兒體內諸元,再塑功體。」
娘親正欲將玉手抽回,我卻不知哪裡來的勇氣,輕輕一握,微弱而無聲地訴說著心愿。
娘親微微一怔,旋即輕輕側目,抿唇淺笑,卻並未出言訓斥。
其實方才大膽挽留,我也是心中忐忑,做好了被娘親痛罵的準備,但這欲拒還迎的姿態,卻讓我心跳快若奔雷——娘親已是默許了我對這隻柔荑的冒昧與褻瀆。
我暗暗鬆了一口氣,輕輕揉捏著柔若無骨的素手,臨摹著手心淺窩的掌紋,搓弄著纖纖軟軟的玉指,心中滿是甜蜜與激動。
這雙纖柔玉手,既屬於舉世無雙的傾城仙子,也屬於血脈相連的生身母親,長年累月遮蔽於素雪袍袖,若將其比成含羞持禮的女子,較之嫻淑靜雅的大家閨秀也不遑多讓;不少時候,我也是「親近」過的——可惜往往是手持戒尺、責罰過錯,無論如何哀哀呼痛、軟軟相求都不會有半分饒恕。
然而時過境遷、天翻地覆,那傲雪霜枝般的玉手竟淪落到被曾經領略過其威嚴的逆子魔爪中;而她也十分善於審時度勢,更不掙扎,任君馳騁,既似承受著久受欺凌的兒子的報復,又似享悅於孽緣糾纏的情郎的愛憐。
娘親耳根微微泛紅,玉手任由我肆意作弄,卻並未失了方寸,繼續吐辭問道:「霄兒,可曾想過以何為聖心?」
「不瞞娘親,孩兒在真虛觀便知此事,但自那以後蘭溪血案、出逃揚州、血海深仇接踵而至,至今未得空閒思慮。」
我停下手中動作,但仍舊握著軟玉香枝,忽然靈光一閃,「不若就以『我愛娘親』為聖心如何?」
如此突發奇想,乃是受手上傳來的絕佳觸感而激發,更教我不由將那屬於娘親的絕妙玉手握緊了半分,直想將這份來之不易的溫潤鋪滿心底。
「傻霄兒,那豈不是成了天天追著娘的跟屁蟲啦?」娘親莞爾一笑,另一隻玉手輕輕點在我的額頭,寵溺萬分地嗔問。
常言道,母子連心,娘親此言聽來猶如打情罵俏,看似並無異議,但我卻能從中品出話外之音——她並不願意唯一的愛子放縱沉淪於男歡女愛。
我一時也犯了難,游移不定:「那娘親希望孩兒怎麼做?」
「霄兒,聖心事關重大,需你自行決斷,娘不會影響你。」娘親嫣然一笑,如桃李爭艷、春風化雨,「但無論霄兒作何決定,娘都會支持你。」
我聞言頷首,「嗯,娘親說得是。」
聖心即是道心,乃修道之士察想世界之定觀,永劫無終更是將其納為功體核心,不可輕易更弦改轍,否則功體自毀。
凝練聖心之後,一舉一動、所思所想或會自行遵照,正如顧道窮醫道造詣深不可測,有妙手回春、活死人肉白骨之能,卻從不市於王侯將相以求榮華富貴,而是閒雲野鶴、逍遙四方,但求稱心如意、不違己願。
若我一時衝動,以對娘親的禁忌之愛為聖心,難保不變成日夜追著娘親求歡的色中餓鬼,更有甚者連吃喝拉撒都不能自理,屆時定會給娘親帶來極大煩擾。
思及此處,我才凜然自省,聖心一事不可輕忽,需得思慮妥當、考量周全再做決定。
我擡頭與那雙溫柔美眸對上,娘親似是得知了我心中的謹慎一般,滿意地嫣然一笑,儘是鼓勵與期待,卻更綻開了絕代風華,霎時間仿佛天地失色、江山易景。
我正沉迷於笑靨嬌顏,忽而感覺手背附上五根玲瓏玉指,低頭一看,才發現不知何時我與娘親已是五指相扣,宣告著我們既是的母子,更是心意相通的愛侶。
娘親笑靨如花,恬靜淡雅,妙目相凝,柔情滿溢,如皓月懸於墨夜,奪人心魄。
我握住緊緊相扣的五指,享受著來之不易的溫存,呼吸著世上再無他人可以分走的溫柔。
「對了,娘親從前和范從陽見過嗎?」我細細感受著手間的溫潤清涼,有些慵懶地說出了心中的疑問。
「嗯,有過一面之緣。」
娘親螓首輕點,娓娓道來,「當時娘與你父親在洛川城,欲往擒風衛坦白水天教前,他說要拜別來此地客座講學的啟蒙恩師範從陽。娘曾遠遠見過他一面,但未及交談——想來他就是那時將密信傳遞給水天教的。」
「原來如此。」我點頭瞭然。
羽玄魔君的身份,我也是見了他神出鬼沒的瞬身之法才後知後覺。
他此前現身皆戴了面巾,聲音卻未加掩飾——那日在田間的蒼老聲音才是他平日裡的偽裝——想來他亦清楚,當日遙遙一面,容貌無所遁形,聲音卻無有此患。
倒也不怪娘親,任誰也想不到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儒生會是武功蓋世的羽玄魔君。
與道家不同,自儒家聖人以降,從未有過文壇巨子以教化萬民的經典領悟蓋世武功的先例,似乎儒家聖人的傳世格言不合天地至理。
好在道家弟子個個閒雲野鶴,悟得神功既不高調張揚也不好勇鬥狠,連武林中人也常常忽略他們的存在,外人更是不得而知,倒是無人以此攻訐儒學。
不過話又說回來,朝堂之上儒生林立、黨同伐異,又豈容他人置喙?
他們掌握了著書立傳、修史授言的權力,旁人再怎麼辯機犀利也不過是枉費口舌罷了。
「娘親,當時你在雲隱寺也沒發現他在旁窺伺嗎?」
「霄兒真把娘當成神仙啦?」
娘親捏捏我的鼻子,「當時娘一門心思都放在你身上,哪有餘裕留心旁人?再說他的功法本就擅長匿氣藏息,又占了先機,娘自然察覺不到。」
我吐了吐舌頭,有些訕赧,這倒也是,有心算無心,本就難防,況且范從陽並非泛泛之輩。
不過我靈機一動,斬釘截鐵地說道:「在孩兒心裡,娘親就是獨一無二的仙子神女。」
「油嘴滑舌,沒個正經!」娘親嫣然一笑,輕輕抽出柔荑,柔聲道,「先別牽著了,胡大姐還在,叫她見了成何體統。」
「嗯。」我坦然接受,並無失落悵然,更無半點不悅,只因深知娘親與我心意相通,絕非是有意疏遠。
雖然任何外物都無法影響娘親的決心,但我也不希望別人對娘親指手畫腳,因此儘量不漏馬腳為好,故而不在人前顯露才是上策。
「真乖。」娘親綻開笑顏,仿佛哄孩子一般寵溺地誇獎,「霄兒身體剛剛恢復,還是少走動些為好。」
「嗯。」我點頭思索了一下,提議道,「娘親,咱們手談一局吧。」
娘親欣然頷首:「好。」
此時未過中天,若重新躺回病榻也太過無聊,可供選擇的唯有撫琴與弈棋。
我自然知道娘親的棋力深不可測,但我還沒恢復到可以撥弦弄樂、不失音準的地步,而對弈則可以慢慢思考對策,可以梳理心情,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當然,如果一敗塗地,輸個上百目,那又另當別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