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穆瞳最後的結局,是某天我看新聞的時候想到的。
新聞里的那個殘疾人就是聾啞盲集於一身,等若完全失去與外界溝通的能力。
這種生活的痛苦簡直無從想像,所以我想,要摧毀一個人,這樣的結局比死還要痛苦得多。
在寫作的過程中,我越來越喜歡穆瞳這個角色,曾考慮過改結局,但最後我發現如果穆瞳不被毀掉,我可能無法開始新的作品,於是還是用了這個結局。
關於之前讀者疑問的第二部和「盲」這個主題的關聯性,我想現在可以解釋一下了。
第一:穆瞳由盲而始,由盲而終。
但從盲到不盲又到盲的過程並不簡單,二十歲之前的穆瞳,生活在被完全保護的環境中,看不到世界的醜惡,所以即使治好了眼睛,由於之前生活經驗的缺失,對人性、對世界的想法仍然過於單純樂觀,所以沒有人幫助的話,做任何事情最後都超出預期,落入糟糕的境地。
這是由眼盲導致的心盲,如果聰明的穆瞳有足夠的社會經驗,那麼對周、李二人的報複本可以更成熟一點,也早該考慮到權利對法律的影響,這樣就不會害到張明冒險殺人。
而最後救千尋的行為更是有欠考慮,直接導致了張明和有希的死亡,而自己也悲劇收場。
第二:歐陽千尋的盲。
歐陽千尋與穆瞳相反,是心盲導致目盲。
李醫生咎由自取,她卻僅憑一面之詞將罪過推到穆瞳身上,被仇恨蒙蔽理智,做出自殘行為。
同樣和穆瞳相反的是,穆瞳將世界看得太過美好,即使遭受無數折磨,依然相信一切會好轉,事情都會解決。
但歐陽千尋則是只看到世界的黑暗面,她對穆瞳的仇恨本來可以化解,但陰錯陽差,她毀了自己的眼睛,沒有看到長門有希與穆瞳對她的愛和保護,不知道為了她不被侵犯,穆瞳的愛人和最好的姐妹都失去了生命。
她只看到了穆瞳和有希為保護她的純潔世界不受侵害而營造的假象,並主觀、偏激地將之歸為姐妹的背叛,最後決定執行復仇後自殺,導致了穆瞳和自己的悲劇。
這是我個人對於本篇的「盲」的定義,也是標題「兩個世界」的意義所在。
穆瞳和歐陽千尋雖然都是盲者,但看到的世界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她們都認為對方的世界才是完美的,一個想要破壞,一個想要保護,正是這種認識的差異,註定了結局是悲劇的。
新聞里的那個殘疾人就是聾啞盲集於一身,等若完全失去與外界溝通的能力。
這種生活的痛苦簡直無從想像,所以我想,要摧毀一個人,這樣的結局比死還要痛苦得多。
在寫作的過程中,我越來越喜歡穆瞳這個角色,曾考慮過改結局,但最後我發現如果穆瞳不被毀掉,我可能無法開始新的作品,於是還是用了這個結局。
關於之前讀者疑問的第二部和「盲」這個主題的關聯性,我想現在可以解釋一下了。
第一:穆瞳由盲而始,由盲而終。
但從盲到不盲又到盲的過程並不簡單,二十歲之前的穆瞳,生活在被完全保護的環境中,看不到世界的醜惡,所以即使治好了眼睛,由於之前生活經驗的缺失,對人性、對世界的想法仍然過於單純樂觀,所以沒有人幫助的話,做任何事情最後都超出預期,落入糟糕的境地。
這是由眼盲導致的心盲,如果聰明的穆瞳有足夠的社會經驗,那麼對周、李二人的報複本可以更成熟一點,也早該考慮到權利對法律的影響,這樣就不會害到張明冒險殺人。
而最後救千尋的行為更是有欠考慮,直接導致了張明和有希的死亡,而自己也悲劇收場。
第二:歐陽千尋的盲。
歐陽千尋與穆瞳相反,是心盲導致目盲。
李醫生咎由自取,她卻僅憑一面之詞將罪過推到穆瞳身上,被仇恨蒙蔽理智,做出自殘行為。
同樣和穆瞳相反的是,穆瞳將世界看得太過美好,即使遭受無數折磨,依然相信一切會好轉,事情都會解決。
但歐陽千尋則是只看到世界的黑暗面,她對穆瞳的仇恨本來可以化解,但陰錯陽差,她毀了自己的眼睛,沒有看到長門有希與穆瞳對她的愛和保護,不知道為了她不被侵犯,穆瞳的愛人和最好的姐妹都失去了生命。
她只看到了穆瞳和有希為保護她的純潔世界不受侵害而營造的假象,並主觀、偏激地將之歸為姐妹的背叛,最後決定執行復仇後自殺,導致了穆瞳和自己的悲劇。
這是我個人對於本篇的「盲」的定義,也是標題「兩個世界」的意義所在。
穆瞳和歐陽千尋雖然都是盲者,但看到的世界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她們都認為對方的世界才是完美的,一個想要破壞,一個想要保護,正是這種認識的差異,註定了結局是悲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