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李族議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在李族的議事廳見到了李錦,同時也見到了李族的各大長老、據點總管,包括李季、李原,幾乎所有李族重要人物通通到場。

  我暗忖:「看來突厥人將大舉來襲擊不假了,難道大隋已亂?否則突厥人怎麼急於南下。」

  李錦見我和李倩到達,微微點頭,示意我坐下,轉向一眾人沉聲道:「昨夜收到各大馬族傳來消息,突厥人將大舉來襲,目標是卡布族,今日我也收到我們的探子來報,突厥人確實有大舉來襲的動向,今日召集各位,正是商量對策,大家說說意見。」

  眾人紛紛竊竊議論,但沒有人主動發言。

  良久,李錦再次發話道:「難道大家就沒有意見嗎,不要在下面私下議論,有什麼就直接說好了。」

  眾人頓時不語,整個議事廳一片寂靜。

  我暗自計算,自己來到這個時代已經快一年了,當初莞爾告訴我現在是大業10年,由此看來,現在應該是大業10年(即公元614年)末了。

  那麼照史書記載,隋煬帝楊廣是在大業十四年(即公元618年)被殺,而此時隋朝已經進入衰落的末期,各地的起義戰爭已經快打響了,怪不得突厥人現在急於南下。

  李錦嘆道:「自先祖找到這個大草原後,我們難得得到幾百年的安穩平靜的生活,如今看來這樣的生活不會再有了!」

  我想起隋朝至開國以來對突厥的幾大戰役,不解道:「族長,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從開皇初年起,大隋一直不斷對突厥施用離間計,使其內部長期混戰不休。開皇十九年二月,突利可汗奏報都蘭可汗製造攻城器械,準備攻擊大同城。大隋皇帝命漢王楊諒為元帥,尚書左僕射高熲出朔州,尚書右僕射楊素出靈州,上柱國燕榮出幽州,三路進擊突厥,雙方在長城下展開激戰,隋擊敗突厥都蘭、達頭二可汗,降服突利可汗;大隋仁壽二年(602年),楊素率上大將軍梁默等輕騎追擊突厥思力俟斤,轉戰60餘里,再次大敗突厥。通過兩次戰役,基本穩固了大隋的北部邊防。怎麼如今事隔不到十年時間,突厥又準備大舉南下啊?」

  李錦一眾人聽我娓娓道來隋朝的一系列戰事,全部吃驚地望著我,李錦更是眼裡閃過一絲異色,大加讚賞道:「想不到若塵你年紀輕輕,竟然也熟知大隋朝的歷年邊關戰事,對大隋朝如此的關注!」

  我只是從史書上了解到當時的隋朝和突厥的戰爭而已,那裡是關注,當然也不好說破,只好隨機道:「族長過譽了,我只是約知一二罷了。」

  李錦道:「若塵說得不錯,其實當時南下的乃東突厥,南下的路徑主要在東北地區的雁門關、朔方一帶,經過大隋朝的一系列措施和軍事上的打擊,東突厥在仁壽二年後,基本無力再南下了,但經過近10年的發展,東突厥再次強大,西突厥也蠢蠢欲動,這次他們南下的途徑改在西北地區,我們大草原乃必經之地,所以這次對我們草原馬族來說,正處於生死存亡的時候啊!」

  我總算明白了當前的形勢,同時,我也不得不考慮今後的打算。

  如今隋朝已經沒落,我清楚的記得隋朝的第一次農民起義是在611年的一月,是一個叫王薄的人領導農民在長白山(山東章丘)起義。

  那王薄自稱什麼「知世郎」,還作了一首「無向遼東浪死歌」,號召農民參加起義隊伍。

  這次起義帶有明顯的反徭役、反兵役的起義,這次起義爆發不久,避征役的農民很多投奔他。

  隨後,星星之火,迅速演成了燎原之勢,黃河下游一帶農民很快響應長白山起義。

  所以,我要有所發展,必須迅速解決這次突厥南下之事,打破突厥南下計劃,牢牢的把突厥阻擊在塞外,穩固大草原;然後儘快趕往山東,收服那個叫王薄的人,將即將起義的人馬收歸麾下,然後尋機收歸得力戰將——隋朝排名靠前的好漢,而最後的目標將是瓦崗。

  這個易守難攻的據點我是不會忘記和放棄的。

  在我思量間,坐在離李錦最近的一個紅臉老者終於開口打破了平靜,他朗聲道:「族長,突厥人這次目標雖然說是卡布族,但實際目的是要逐步侵吞我們大草原,再說我們馬族剛剛結盟,這次我族理所當然應當按照結盟協議聯合其他四族共同抵抗突厥人。」

  「李宜長老說的有道理,各位還有其他意見嗎?」李錦等那名叫李宜的長老說完,點點頭道。

  「我以為李長老說法不妥,這次突厥人的目標是卡布依族,而不是我們李族,我們只要牢牢守住自己的城池便可以了。」一名據點總管反對道。

  另一個黑臉據點總管跟著附和道:「對,我贊成馬總管的意見,卡布族在離突厥人最近的地方,城池低矮,地勢處於窪地,完全易攻難守,這一仗根本無法打。」

  這時坐在李錦旁邊的李季說道:「父親,我贊成李宜長老的意見,不說我們與其他四族已經結盟,就是沒有結盟,我們也應該與他們一起共同抗敵,正所謂唇亡齒寒的道理。」

  李原見大哥發話,也道:「我也非常贊成李宜長老和大哥意見,我們不能給突厥人各個擊破的機會。」

  這邊,以據點總管為主的人再次道:「可是我們怎麼和突厥人對抗,突厥人向來剽悍異常,來去如風,且不說我們在馬背上難以與之匹敵,就是我們的人數也大大少於突厥,我們李族所有武士加在一起才不過萬餘人,就是加上其他四族的武士,總數還不到3萬。」

  聽這一說,又有不少人覺得有道理,紛紛附和,一時間議事廳各自說各自的,亂成一團。

  我一聲不響地坐在那裡,獨自想著自己今後的打算和計劃,沒有注意會上的混亂場面,好象與事無關似的。

  李錦見全場就我沒有吱聲,不由奇道:「若塵難道沒有意見嗎?」

  我猛地醒悟過來,見李錦點到自己,站起身來,緩緩道:「我都同意他們的意見!!」

  李錦忍大奇道:「若塵此話怎講?老夫不明白你的意思。」

  一下子,在場所有人都向我看來,有的人驚奇,有的人不解,甚至有的人不屑,李倩更是吃驚地看著我,似乎沒有料到我會說出這樣沒有水平的話。

  我此時已基本想清楚所有的事情,也不理大家不解的表情,對李錦道:「族長,我的意思是都同意他們對這次突厥人襲擊的分析,從上次與他們交手,我發現其實突厥人的單個實力並不足以與我們的武士抗衡,只是他們整體戰鬥力卻非常強大。」

  頓了頓,我又道:「對於突厥人這次大舉襲擊卡布族,我個人認為,這只是突厥人向南推進的第一步,其目的不只是要吞併整個大草原,而是想要逐鹿中原,侵吞我漢人的江山,因此,這場仗已經不單單是一個卡布族的利益問題,也不是我們整個大草原各大馬族的生存問題,其狼子野心,完全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我的這一翻話,猶如一顆炸彈爆炸,頓時在議事廳炸開了鍋,各大長老、總管們紛紛點頭,一副恍然大悟狀。

  李倩一雙俏目散發出炙熱的光,緊緊盯著我。

  李錦揮揮手,示意大家安靜,他似乎對我一席話十分讚賞,微微笑道:「若塵繼續往下說。」

  我道:「這場仗,我們必須打!其一,作為盟友,李族義不容辭要援助卡布族;其二,作為大草原的一份子,李族也應該抗擊突厥。大少爺、二少爺說得很對,李族和其他四族相互依存,唇亡齒寒決,決不能給突厥人各個擊破的機會;其三,突厥人最終目的是想逐鹿中原,奪取我們漢人的天下,作為漢人的李族更是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要抗擊突厥人。」

  那名反對聯合抗擊的總管疑問道:「展兄分析得很透徹,但是我們五大馬族武士加在一起還不足3萬,而據探報,這次突厥人似乎動作很大,出動人數初步估計在8萬人左右,且不說我們的武士沒有經過軍隊訓練,整體作戰水平遠遠低於突厥人,我們又如何與之抵抗?」

  展若塵胸有成竹道:「敢問大家,這次突厥人為什麼如此大規模的出動?」

  眾人紛紛搖頭。

  我繼續分析道:「這次突厥人大規模的出動,其目的就是想一舉擊破卡布族,為其下一步行動在大草原建立自己的基地。突厥人一直以來遙居北方深處,這次出擊,完全是長途奔襲,其糧草、後勤保障根本無法保證,所以才不惜出動8萬人的軍隊,希望一舉拿下卡布族。只要我們拖住他們,突厥人一擊無功,必定自然撤退,否則將不戰而敗。」

  「哈哈哈」李錦一陣痛快的大笑,擊掌道:「若塵分析得太有道理了,太痛快了,我們李族身為漢家兒女,自然要以民族為重,這一仗我們非打不可,而且一定要給予突厥人狠狠一擊,絕不能讓其達到目的。」

  頓了頓,李錦沉聲道:「本族長決心已定,抗擊突厥人一事就這麼定了,其他任何人不得再說自保之事,全力聯合其他四族共同抵禦突厥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