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言情小說中的套路/自由和安全的矛盾
A 面
集中精力寫作業後,時間過得很快,我抬頭想休息下卻發現還有五分鐘就下課了,收拾下東西就可以回家了。
她還在認真寫作業,看上去好像沒什麼事情了。
雖然很晚了,回家的路上基本都是有路燈的,不像我初中時晚上還要帶手電。
晚上騎自行車的機會並不是很多,我家附近都是農村、田地或者荒地之類,除了公路基本一片漆黑。
所以我也比較珍惜這每周五一次的騎車夜行。
一個人的時候總是喜歡胡思亂想。
比如我有時會想大學要報什麼專業,雖然沒有確定,但我比較擅長數理化,可能會報電子相關的專業吧。
不過現在也不著急想這個,畢竟很多東西我還不了解。
有時我又感覺人活著沒什麼意思,對未來沒什麼盼頭。
大概初二的時候,這種感覺是最明顯的。
那時我雖然沒經歷過什麼事情,但感覺這世界所有事情都沒什麼吸引力,就像有句話說的,「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後來經歷了一些事情後,那種感覺就消失了,或者說被覆蓋了。
這個暑假,我租了好多言情小說看。
學校附近有好幾個專門租書的二手書店,五毛錢一本,看幾天都行。
剛開始我對裡邊的故事還是挺感興趣的,看完一本後甚至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但慢慢地,就感覺有些麻木了,而且越來越感覺故事情節乏善可陳,就像一些套路被反覆使用。
比如說,有幾種常見的套路:
一、兩個人明明互相喜歡,但都以為對方不喜歡自己,即使在外人看來已經不能再明顯了。
作者甚至要把讀者當傻子,或者把男女主角都寫成傻子。
這種剛開始看會感覺著急、生氣等等,可能看著看著就笑了,當然是被氣笑的。
二、糾錯不清的三角戀。
A 喜歡 B,B 喜歡 C。
甚至 A 有多喜歡 B,B 就有多喜歡 C,同時持續不斷地傷害 A。
不過三角戀是長盛不衰的題材,只要文筆不算差,邏輯也沒有硬傷,就算情節再老套依然有人看,甚至讓讀者不斷落淚。
但看來看去可能就產生了疑問:誰喜歡誰那麼重要嗎?
而且我很懷疑喜歡一個人真的會為那個人做那麼多嗎?
三、為愛隱瞞。
按理說這是一個很動人的情節,因為我愛你,所以我要竭盡全力給你一個更完美的世界。
可惜已經被用濫了,比如白血病梗。
甚至現實中,如果有人真的想為愛犧牲,可能也會先想想這情節是不是太老套了……
四、為愛犧牲。
把愛情和死亡兩大重要主題融合在一起,自然很容易打動讀者。
但我感覺死亡在小說里已經嚴重通貨膨脹了,隨便為了什麼就可以赴死,那生命還有什麼價值呢?
現實中哪有那麼多人為愛而死啊?
別說死了,多少人都是因為錢的原因分手或者離婚?
當小說和現實嚴重不符時,也就失去的打動人的根基,繼續看也就沒什麼意思了。
所以後來我就不看了,甚至對愛情產生了厭惡。
我不認為美好的愛情根本不存在,但我感覺肯定不是小說里那樣的,看上去驚天動地驚濤駭浪,仔細一分析就感覺空洞乏味。
已經到家了,爸媽也已經睡覺了,我也洗洗準備睡了。
B 面
還好很快進入了狀態,寫了不少作業,鈴響了我才知道下課了。
他帶著書本急匆匆地走了,雖然沒問,應該是回家吧,平時他基本不往宿舍帶學習的書本。
那今天晚上就是我一個人了。說起來我還是第一次一個人住宿舍,初中的時候都是統一放假的,宿舍周末也不開放。
回到宿舍後,打開燈,比下午還要安靜。經歷了下午的事情,我也沒有興致做什麼了,而且一個人住多少有些害怕。
洗漱完再去趟衛生間後,我就打算睡覺了。
對了,雖然是男生宿舍,但每層樓都有一個女衛生間,應該是方便保潔阿姨的吧。
當然這個我也是之前就了解過的,不然我也不敢來男生宿舍住。
不過男衛生間裡應該也是有隔間的,要不要確認一下?
今天宿舍里的人很少,應該不會倒霉撞到人吧。
我的宿舍在西邊,女衛生間在最東邊,中間就路過男衛生間。不過現在還早,裡邊應該是有人的。
想來想去還是算了,說不定下午我已經把今天的運氣都用光了,還是不要再冒險了,以後有的是機會。
其實我平時不常想色色的事情,只是這幾天周圍都是男生有些壓抑,學習的壓力也有點大。
但我基本已經適應了,接下來就相當於正式開始高中生活了吧。
之前讓媽媽在附近找房子租,但這幾天她也沒來,不知道是沒找到還是忘了這回事。
其實在外邊住也可以,而且更方便也更自由,雖然確實不大安全,尤其是晚自習結束就很晚了。
當然我也可以不上晚自習,雖然我喜歡晚自習的氛圍。
我經常想自由和安全的問題,它們好像天生就是矛盾的。
比如過人行橫道,等綠燈的話安全但不自由,不看紅綠燈的話自由但不安全。
很多法律和規定都是出於安全考慮的,都會影響人的自由。
但即使不考慮條文上有的東西,日常生活中也一樣,尤其是對女生而言。
很多男生可能都無法想像女生單獨走夜路的那種恐懼。
當然男生單獨走夜路也有可能發生危險,遇到小混混搶東西之類的,但也都是理論上可能發生實際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小概率事件吧。
但對女生來說是截然不同的。
雖然從概率上看發生危險的可能性也不大,但基本沒有女生會忽略不計。
這不是小和大的區別,而是無和有的區別。
而幾乎所有的女性,都要從記事起就比男性多承受很多這類恐懼,這是很不公平的。
有時我會想自己要是男生多好,那樣就會自由很多了,做很多事情都沒人管,也不用擔心這擔心那的。
不知道會不會有男生想做女生,應該很少吧。
但有時我又享受某些恐懼,這一點也比較矛盾。比如有時我喜歡看恐怖片,就算晚上要開燈睡覺。
我認為恐懼大概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安全的恐懼,另一種是危險的恐懼。
看恐怖片帶來的就屬於安全的恐懼,即使很害怕,怕到連續好幾天不敢關燈睡覺,過後也不會有什麼後果。
但走夜路時感受到的就是危險的恐懼,如果真的遇到了歹人,身心可能遭受巨大的傷害,甚至一輩子都走不出來。
而我能享受的是前者,安全的恐懼。我想其他人也一樣吧,只是不同的人對安全的界定不一樣。
但是即使對某個人來說,很多事情也難以界定是否安全。即使是看恐怖片,也有人因此被嚇出了心臟病或者精神病,那就變成危險的恐懼了。
而且很多時候,之所以能享受恐懼,就是因為不確定它百分之百安全。
比如看恐怖片之前,我並沒有絕對的把握它不會給我帶來任何危險,其他事情也一樣。
恐懼中很大一部分也是對未知的恐懼,既然是未知的,自然也就不能確定是否安全。
算了,不想這些了,至少我現在是安全的,也暫時不想享受恐懼了。我拉下了床簾的拉鏈,準備進入夢鄉。
集中精力寫作業後,時間過得很快,我抬頭想休息下卻發現還有五分鐘就下課了,收拾下東西就可以回家了。
她還在認真寫作業,看上去好像沒什麼事情了。
雖然很晚了,回家的路上基本都是有路燈的,不像我初中時晚上還要帶手電。
晚上騎自行車的機會並不是很多,我家附近都是農村、田地或者荒地之類,除了公路基本一片漆黑。
所以我也比較珍惜這每周五一次的騎車夜行。
一個人的時候總是喜歡胡思亂想。
比如我有時會想大學要報什麼專業,雖然沒有確定,但我比較擅長數理化,可能會報電子相關的專業吧。
不過現在也不著急想這個,畢竟很多東西我還不了解。
有時我又感覺人活著沒什麼意思,對未來沒什麼盼頭。
大概初二的時候,這種感覺是最明顯的。
那時我雖然沒經歷過什麼事情,但感覺這世界所有事情都沒什麼吸引力,就像有句話說的,「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後來經歷了一些事情後,那種感覺就消失了,或者說被覆蓋了。
這個暑假,我租了好多言情小說看。
學校附近有好幾個專門租書的二手書店,五毛錢一本,看幾天都行。
剛開始我對裡邊的故事還是挺感興趣的,看完一本後甚至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但慢慢地,就感覺有些麻木了,而且越來越感覺故事情節乏善可陳,就像一些套路被反覆使用。
比如說,有幾種常見的套路:
一、兩個人明明互相喜歡,但都以為對方不喜歡自己,即使在外人看來已經不能再明顯了。
作者甚至要把讀者當傻子,或者把男女主角都寫成傻子。
這種剛開始看會感覺著急、生氣等等,可能看著看著就笑了,當然是被氣笑的。
二、糾錯不清的三角戀。
A 喜歡 B,B 喜歡 C。
甚至 A 有多喜歡 B,B 就有多喜歡 C,同時持續不斷地傷害 A。
不過三角戀是長盛不衰的題材,只要文筆不算差,邏輯也沒有硬傷,就算情節再老套依然有人看,甚至讓讀者不斷落淚。
但看來看去可能就產生了疑問:誰喜歡誰那麼重要嗎?
而且我很懷疑喜歡一個人真的會為那個人做那麼多嗎?
三、為愛隱瞞。
按理說這是一個很動人的情節,因為我愛你,所以我要竭盡全力給你一個更完美的世界。
可惜已經被用濫了,比如白血病梗。
甚至現實中,如果有人真的想為愛犧牲,可能也會先想想這情節是不是太老套了……
四、為愛犧牲。
把愛情和死亡兩大重要主題融合在一起,自然很容易打動讀者。
但我感覺死亡在小說里已經嚴重通貨膨脹了,隨便為了什麼就可以赴死,那生命還有什麼價值呢?
現實中哪有那麼多人為愛而死啊?
別說死了,多少人都是因為錢的原因分手或者離婚?
當小說和現實嚴重不符時,也就失去的打動人的根基,繼續看也就沒什麼意思了。
所以後來我就不看了,甚至對愛情產生了厭惡。
我不認為美好的愛情根本不存在,但我感覺肯定不是小說里那樣的,看上去驚天動地驚濤駭浪,仔細一分析就感覺空洞乏味。
已經到家了,爸媽也已經睡覺了,我也洗洗準備睡了。
B 面
還好很快進入了狀態,寫了不少作業,鈴響了我才知道下課了。
他帶著書本急匆匆地走了,雖然沒問,應該是回家吧,平時他基本不往宿舍帶學習的書本。
那今天晚上就是我一個人了。說起來我還是第一次一個人住宿舍,初中的時候都是統一放假的,宿舍周末也不開放。
回到宿舍後,打開燈,比下午還要安靜。經歷了下午的事情,我也沒有興致做什麼了,而且一個人住多少有些害怕。
洗漱完再去趟衛生間後,我就打算睡覺了。
對了,雖然是男生宿舍,但每層樓都有一個女衛生間,應該是方便保潔阿姨的吧。
當然這個我也是之前就了解過的,不然我也不敢來男生宿舍住。
不過男衛生間裡應該也是有隔間的,要不要確認一下?
今天宿舍里的人很少,應該不會倒霉撞到人吧。
我的宿舍在西邊,女衛生間在最東邊,中間就路過男衛生間。不過現在還早,裡邊應該是有人的。
想來想去還是算了,說不定下午我已經把今天的運氣都用光了,還是不要再冒險了,以後有的是機會。
其實我平時不常想色色的事情,只是這幾天周圍都是男生有些壓抑,學習的壓力也有點大。
但我基本已經適應了,接下來就相當於正式開始高中生活了吧。
之前讓媽媽在附近找房子租,但這幾天她也沒來,不知道是沒找到還是忘了這回事。
其實在外邊住也可以,而且更方便也更自由,雖然確實不大安全,尤其是晚自習結束就很晚了。
當然我也可以不上晚自習,雖然我喜歡晚自習的氛圍。
我經常想自由和安全的問題,它們好像天生就是矛盾的。
比如過人行橫道,等綠燈的話安全但不自由,不看紅綠燈的話自由但不安全。
很多法律和規定都是出於安全考慮的,都會影響人的自由。
但即使不考慮條文上有的東西,日常生活中也一樣,尤其是對女生而言。
很多男生可能都無法想像女生單獨走夜路的那種恐懼。
當然男生單獨走夜路也有可能發生危險,遇到小混混搶東西之類的,但也都是理論上可能發生實際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小概率事件吧。
但對女生來說是截然不同的。
雖然從概率上看發生危險的可能性也不大,但基本沒有女生會忽略不計。
這不是小和大的區別,而是無和有的區別。
而幾乎所有的女性,都要從記事起就比男性多承受很多這類恐懼,這是很不公平的。
有時我會想自己要是男生多好,那樣就會自由很多了,做很多事情都沒人管,也不用擔心這擔心那的。
不知道會不會有男生想做女生,應該很少吧。
但有時我又享受某些恐懼,這一點也比較矛盾。比如有時我喜歡看恐怖片,就算晚上要開燈睡覺。
我認為恐懼大概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安全的恐懼,另一種是危險的恐懼。
看恐怖片帶來的就屬於安全的恐懼,即使很害怕,怕到連續好幾天不敢關燈睡覺,過後也不會有什麼後果。
但走夜路時感受到的就是危險的恐懼,如果真的遇到了歹人,身心可能遭受巨大的傷害,甚至一輩子都走不出來。
而我能享受的是前者,安全的恐懼。我想其他人也一樣吧,只是不同的人對安全的界定不一樣。
但是即使對某個人來說,很多事情也難以界定是否安全。即使是看恐怖片,也有人因此被嚇出了心臟病或者精神病,那就變成危險的恐懼了。
而且很多時候,之所以能享受恐懼,就是因為不確定它百分之百安全。
比如看恐怖片之前,我並沒有絕對的把握它不會給我帶來任何危險,其他事情也一樣。
恐懼中很大一部分也是對未知的恐懼,既然是未知的,自然也就不能確定是否安全。
算了,不想這些了,至少我現在是安全的,也暫時不想享受恐懼了。我拉下了床簾的拉鏈,準備進入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