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鳳息龍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虎子作為親衛隊長,一直都緊緊握著手中的長槍,寸步不離的跟在李重潤的馬旁,眼看著血染宮廷。

  突然間,他似乎回憶起了什麼似的,只覺得一道寒氣從後腦徑直的流向了尾椎骨。

  望著身旁坐在高頭大馬上指揮清理殘局的邵王,也是昔日的好友李重潤。

  虎子趕忙拉住了馬的韁繩,他的這一舉動當即便引起了李重潤的注意,看到邵王關注到了自己,虎子趕忙說出了他的想法:「殿下,這次出戰,連同平恩王和義興王兩位王爺,將府內的全部親兵護衛都帶來了,安樂和永泰二位公主也前來參戰,只不過在大隊後側,這時候要是賊人殘黨在後下毒手,二位公主豈不危險?」李重潤轉了轉眼睛,一想確實如此。

  當下的戰鬥已經進入尾聲,騰出了更多人手,當即便讓虎子帶著20名騎兵,朝李裹兒和李仙蕙的方向靠去。

  虎子得令,翻身便騎上了一匹戰馬,命身邊的隊伍帶上二十人後立即往隊後與二位公主會和。

  此時,右衛將軍武延基正在與同行的李隆基一行人共同掃蕩殘兵,正好碰上了往回趕的虎子一行人,武延基本就與李仙蕙情投意合,已經彼此多次相會,暗許終身!

  得知虎子一行人要回去保護二位公主,他也自告奮勇要回去保護意中人永泰公主李仙蕙!

  於是武延基加入了虎子的隊伍,馬兒疾馳,蹄聲陣陣,如同戰鼓一樣催人奮進。

  在隊伍側後方的輕步兵隊列中,安樂公主李裹兒和永泰公主李仙蕙騎著披甲的戰馬,她們二人都是緊衣束髮,腳下是馬靴,一身白色的男裝,並且每人腰間都佩戴著一把環首刀,穿戴著頭盔和一身鎖子甲。

  多年在房陵的艱苦勞作,讓她們也鍛鍊出了健碩的體格,其中安樂公主李裹兒更是精於刀劍的能手,時常與兄長李重潤對練,二位公主在戰鬥中清理步兵側後之敵時,也分別手刃了數個抵抗的宦官。

  此時此刻,埋伏在廣場旁高闕樓上,只見來人都是布衣打扮,卻著裝統一,六名男子,每人都是一身淡藍色的布衣,身跨腰刀。

  這刀刀光閃爍,猶如一條銀色的蛇,凌厲疾如電,使人看後心生恐懼。

  又猶如靈蛇出洞,纖細而迅猛,令人不寒而慄。

  六人每人還有一張強弓箭,一把重弩機,箭袋中裝滿箭矢,這六人是二張在江湖上重金收買的死士,身輕如燕,跳躍攀爬來去自如,精通箭術,就是為應對不測之時,滲透刺殺綁架威脅自己的人,長期把他們部署在城樓之上,便是為了應對突發情況。

  此時他們在城樓上協同抵抗的宦官和部分禁軍,已經射殺了數十輕甲或無甲侍衛,但幾位主將身披重甲,則難以得手,不過由於戰鬥激烈,互相箭矢對射,四周眾人也未注意到這六人在城樓上的存在。

  六人左右環顧四周後,發現隊後騎馬的二位只著薄鎖子甲的李家女子。

  現在橫刀立馬在前,在輕步兵與家丁隊伍中稍靠左的李裹兒,即安樂公主,她的眼神中流露出獨特的魅力。

  明亮的眼睛充滿智慧與堅定,朱紅的嘴唇似火一般,她白淨的面容淡雅而勻稱,讓人不禁驚嘆其絕世美貌。

  再加上她現在這一身男裝素衣,真的是別有一番風味。

  而在其右側的,便是其同胞姐妹,永泰公主李仙蕙,亦有與其姐妹相似的美貌與品質。

  看了好一會兒後,他們再次面面相視,想到之前身著重甲騎馬指揮的男女不容易被射穿得手,而這兩位女子騎在馬上指揮後列步兵,明顯地位崇高,且二人只著稀薄的鎖子甲,容易被箭矢穿透,是非常合適的目標。

  就在這岌岌可危的時刻,咯嗒~~咯噠~~只聽得那一陣越來越近的馬蹄聲!虎子與武延基領著二十名騎兵浩浩蕩蕩趕來,與二位公主會和。

  虎子說道:「二位公主殿下可還好吧?小的是受邵王殿下前來保護二位公主殿下的。」李裹兒回答到:「我們都好!將士們表現很奮勇,這些閹宦們平日裡作威作福,實際上外強中乾,我們也分別斬了幾個呢,算是為民除害了!」李仙蕙說道:「延基,你怎麼樣了?沒傷到吧?你和隆基方才與敵激戰良久,我可擔心死你了,就怕你有什麼閃失呢!」武延基回到「仙蕙,別怕,臨淄王殿下和我早就發動好了右羽林衛的重騎兵,雖然敵兵抵抗後面比較激烈,但我們有備無患,肯定會勝利!事成之後,我們一定要在一起!」

  害怕有重甲和盾牌的重騎防禦住箭矢會難以成功,六人情急之下,把連弩拉滿,站起來瞄準,把箭矢朝著二位公主射去!

  此時虎子眼尖,忽然發現城樓上的人影異動,再看到六人站起舉起弩機,瞬間大喊一聲:「靠攏舉盾,保護公主殿下!」與此同時,虎子和武延基,一左一右的舉起盾牌,瞬間朝安樂和永泰二位公主靠攏,只見數發強弩射出,一心護主的虎子及時舉盾擋住了射來的箭矢,側翼的武延秀也成功的舉盾擋住了箭矢,同時二人正好貼身靠緊了二位公主。

  二人反應過來以後,武延基高喊:「賊人殘黨在城樓上放箭,弓弩手齊射!」馬上把戰刀往六人所在城樓一揮,六人見未能得手,情急之下,再進行發箭,但被早已聚攏舉盾的重騎擋住,說時遲那時快,接到右羽林將軍命令的弓弩手,條件反射般的朝著城樓射出密集的箭雨,六人還來不及反應過來,便被密集覆蓋的箭雨射成了刺蝟。

  另一方面,剛剛從危機中解脫的李裹兒此刻看著面前虎子這個男人誇大有力的脊背。

  她也感到十分的心安。

  在余光中,虎子看到身旁的李裹兒有部分軀體依舊外漏,情急之下立即會身一把攬住李裹兒臂膀,說到:「公主殿下還好嗎?小的一定會竭力保護公主殿下安康的!」正是二八年華的李裹兒正是春心萌動的年紀,現在滿眼都是眼前這個一條臂膀便能摟抱著自己的俊秀少年,不由的抿了抿朱唇,用以遮住她這飛快羞紅的臉蛋兒。

  而在虎子眼中,李裹兒更是如同天仙下凡一般,一舉手一投足之間散發出的美貌姿態,那哪是他在鄉下見到的尋常鄉野村婦所能比擬的!

  可一直抱著公主總不是回事,回想過來的虎子,趕忙扶穩了李裹兒後立即鬆開胳膊。

  相仿的年紀,虎子也是自脖子以上就羞紅了臉。

  兩人不約而同的,心中小鹿亂撞,如此血腥的場所,緊急的情況下,彼此在血與火中結下了相愛的種子。

  在李裹兒身旁,同為公主的李仙蕙,在箭矢射來的瞬間,也被武延基持盾擋住了,二人之前本就彼此愛慕,有所相會,此時正巧武延基護住了李仙蕙,然後她看著他迅速下令弓弩手把意圖射殺自己的賊寇消滅,讓其又加深了一份感激兼愛意。

  看著事態安定下來,虎子也算安了心,當即便派人以最快的速度將情況給邵王李重潤匯報。

  而李重潤這邊,已經鎮壓住了所有的抵抗軍,部分羽林軍和宦官屍體鋪滿了皇宮內的廣場。

  幾處不同的隊伍相應的都回到了李重潤身邊,依次的向他匯報了戰果後,殺氣衝冠的李重潤閉上了眼睛,當他再次睜開了眼睛後,便又換上了那副英氣少年的俊朗面容。

  只見李重潤手中的環首刀歸了鞘後恭敬的來到李顯身邊,拱手作揖說道:「父王,兒臣和母妃已經率領眾將士,把皇宮周邊頑抗的賊寇全部肅清了,現在可以安心入宮了!」說完便攙扶著自己早就被剛剛殺伐下破了膽的父親下馬。

  在一旁的韋香兒在李顯的另一側攙扶著,說道:「潤兒今天表現十分出色,真可謂是智勇雙全,多虧他從容不迫的指揮有方,才得以順利的擊敗賊寇。」李顯下馬後說道:「當年重潤剛剛出生時,高宗天皇大帝就欣喜萬分,認定他的命格使其有才德治理天下,不但特別大赦天下,還提前確立為皇太孫,讓其未來繼承大統。在房陵的十幾年中,他也博覽群書勤於好學,也時常勞作和習武,為人還孝友和善。現在看高宗天皇大帝真是有先見之明,潤兒此番表現傑出,也不負我們夫妻教導的一番心血了!」

  韋香兒和李重潤母子倆人一左一右伴隨著李顯,就這樣在身後軍隊的擁護下,在兩側一步步走進了李顯做夢都曾畏懼的地方!

  那就是紫宸殿!

  望著這長長的玉階,由於地形的關係,這道玉階雖然夠寬,卻極為陡峭,最下面剛好從道道虹光中延伸向上,直通殿門。

  大殿由上百根楠木作為主體而構成,金黃色的琉璃瓦鋪頂,兩側的紫柱金梁,高聳盤龍金桂樹,雕鏤細膩的漢白玉欄杆台基,更說不盡那雕樑畫棟,只見一層層秦磚漢瓦,紫柱金梁,都極盡奢華之能事。

  一步接著一步,一行人邁上這權力的階梯。

  終於,這一刻他們站在了這大殿的面前,勝利與希望從未有過如此的真實與親近。

  一步挪著一步,邁進紫宸殿的宮門,赤紅的大門宮門半開,猶如一位羞澀少女的面龐映入眼帘,裡面散發著無限魅力一般吸引著一行人。

  李重潤主動的推開了這半掩著的大門,而此刻的李顯如同窺探到寶藏的巨龍一般,伸出了雙手,痴迷的獨自走進了這座皇宮。

  這紫宸殿的內部的宮人早就走的走逃得逃,此刻倒是難得一番肅靜。

  看著這建築細節非常講究,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百轉千回。

  走廊迴環曲折,突起的檐角尖聳,猶如禽鳥仰首啄物;宮殿閣樓隨地形而建,彼此環抱呼應,宮室結構參差錯落,精巧工致。

  穿過隴長的長廊,來到正廳。

  一座萬斤鍍金大鼎如同天上那老君的丹爐一般,莊重的坐落在大廳的正中央,以大鼎為心,周圍八卦方位每處擺放著一座香爐。

  重點是每個爐子內都有銅盆在點著文火,火上燃著香薰。

  這香薰的獨特氣息無聲無息地浸潤著每一個角落,使得整個空間充滿了神秘而又浪漫的氣息。

  聽到一聲悠揚的鶴鳴,兩隻仙鶴竟赫然從李顯的眼前飛過,伴著這仙鶴飛去的方向遠遠望去,視線穿過這萬斤巨鼎八卦香爐之後,那是一片片高聳落地的白紗帳,而在這白紗帳後,沒猜錯的話便是母親武則天的臥榻了。

  想到了自己的母親,李顯臉上對權力的欣喜若狂瞬間退了下去。

  這時,還是韋香兒拔出腰間的寶劍一劍斬斷了面前隨風飄動的白紗帳,為李顯斬出了一條路來,在愛妻寶劍的開路下,李顯穩了穩心神,李重潤立即上去攙扶住父親的胳膊。

  父子二人相視一眼後彼此點了點頭。

  接著一鼓作氣,穿過這片白紗帳後直接走到了武媚娘的床前。

  看見床上安睡著的老人後,一行人懸著的心立即放了下來。

  這龍塌上的老人正是李顯的生母,武媚娘,這個掌管世間一切的帝皇,她天威浩蕩,視人命如同草芥。

  可她卻逃不過時間的消磨,此刻的她,已然是一個再沒有一點威脅的白髮老者,滄桑的肌膚上無數的皺紋訴說著她這傳奇一般的人生。

  而她身旁只剩下一個宮中的女官為其執扇,照顧她的起居。

  韋香兒看到這樣的武則天后也默默的收起了腰間的寶劍。

  側身躺在龍榻上的武則天眼皮眨了眨,有氣無力的睜開了眼睛,看著眼前的一行人,想必也知曉了外面的大致情況。

  但她還是不緊不慢的問道:「顯兒啊!你來覲見母親,什麼事啊?」與忠與孝與威,李顯面對這個母親都是沒有一點辦法。

  想了想後李顯斬釘截鐵的回道:「救駕,母皇,兒臣是來救駕的。聽聞那二張要謀逆,對母皇不利。」武則天的臉上已經不見一點起色,可她卻沒有一絲表情上的改變,語氣還是那麼沉穩。

  簡單的思考一下後,武則天含著最後的希望,嘗試著問了一下:「那顯兒,你把他們兩個給我叫到這來,我倒要親自問問他們怎麼敢的?!」李重潤聽後,立即折返出了大殿,從屬下那裡取回兩個木盒,當著武則天的面將手中的兩隻木盒打開後,鏗鏘有力的說道:「這張易之、張昌宗的首級正在這盒子當中!」武則天看了張易之、張昌宗的頭顱都被斬下後,知道自己再無羽翼。

  她十分震驚了,太陽穴處的血管都鼓了起來。

  可一眨眼的功夫後,便又回復了剛剛神態自若的神態。

  只見武則天悠悠的說道:「是誰指揮這麼做的?」李重潤回答到:「是孫兒和母妃指揮的,具體是讓平恩王和義興王去做。」說著便手指著跟隨在後的李重福和李重俊。

  武則天回道:「想不到你居然如此有膽有識,當年高宗天皇大帝在你出生時,知道顯兒過分仁弱,不堪繼統,但讓高人觀察,你的命格有治理天下的才德,不但有你父親的仁德,亦有他所無的膽略和智慧。所以他提前將你立為皇太孫,準備在你父親之後繼承基業。現在看來,他果真算無遺策。朕預料到遲早會有這一天的,早已讓人暗中觀察你們多時,所以才接你們一家人回京,加封你為邵王,就是看你能不能通過考驗,現在看來,孫兒,你贏了。能將高宗天皇大帝的基業讓你來繼承,我也就滿足了。」

  李重潤說道:「皇祖母能如此坦蕩,實在令人欣慰,想當年皇祖母何等雄才大略,德才文武兼備,輔佐高宗天皇大帝成就一代偉業,實在讓孫兒由衷的敬佩。只可惜日後您太過於貪戀權勢,垂簾聽政臨朝稱制尤不滿足,還要革唐命建武周,冤獄嚴重殘害了無數親族大臣與黎民百姓,迷信祥瑞奇觀靡費過濫讓民眾生計艱難,是時候該結束錯誤了。在《道德經》中,玄元皇帝說過,『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講的就是這個道理,當年皇祖母您和高宗天皇大帝頒行《建言十二事》時,應該也是明白的,現在也是皇祖母您功成身退的時候了。孫兒會和父王母妃一道,日後會好好安排皇祖母安心頤養天年的。」

  武則天又問到:「朕的兒媳,你可有什麼要說的?當年你急匆匆的要顯兒加封你父親為宰相,甚至讓顯兒為了博取你歡心,他不惜說出要將天下讓與你父親,朕看他實在不堪大任,才下旨廢其為廬陵王,把你們一家人遷往房陵。但朕之後派人觀察與今日所見,你倒是變得對家人慈愛了很多,也更有智慧了不少,還質樸了許多,且勤於勞作,真是應了那句話,『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想不到你如此有長進,朕期望你能好好輔佐顯兒和重潤,別重複朕的過失了。」

  韋香兒回答道:「不錯,母皇,當年兒媳十分羨慕高宗天皇大帝與母皇二人,既能至誠相愛,亦能共襄盛舉,成就一番大業。當年母皇關押致死顯的髮妻趙氏後,他悶悶不樂,在打獵時遇到我,當時我就發現他有仁愛之德,準備輔佐他成就一番大業,卻因過於鋒芒畢露,導致顯和我等一家人被貶入房陵十幾年,這些年我等也明白了玄元皇帝所述『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的道理,也自然把之前的錯誤引以為戒,不會自高自大,只可惜母皇您重蹈覆轍,犯了兒媳當年貪圖權勢富貴過頭的錯誤。既然您可以明白,那就應有自知之明,讓賢於顯了。」

  武則天說道:「朕的皇孫和兒媳如此有德有才,可無憂矣!朕輸的心服口服,日後爾等要盡心輔佐顯兒,天下大任就交給你等了。」

  李重潤和韋香兒回道:「謹遵教誨,定不負所托!」

  武則天又說道:「三思,延基,你們是我的侄子、侄孫,也是武家繼承人,日後你等應安心守臣子屏藩之責,切忌再爭權奪勢,引發天下大亂。」

  武三思和武延基回道:「明白了!」

  武則天再說道:「旦兒、令月、三郎,你們要孝悌謙讓,大唐先有太宗與隱太子和巢刺王之爭引發玄武門之變,後有李承干李泰李祐謀逆,再有賢兒和前越王意欲篡權,朕見證了多次,乃至下令誅戮甚多。但於國於民,終究並非益事,切莫再骨肉相殘,徒生禍亂!」

  李旦、李令月、李隆基回道:「請聖上安心,吾等必將和睦團結,安定天下民心。」

  武則天最後又補上一句:「你等先回去吧!這禪讓的詔書明天便會昭告天下人的。」話已至此,眾人彼此面面相覷,共同恭敬的行了一個大禮後,便恭順的退出了這紫宸殿。

  望著眾人和軍士們退出了大殿,武則天欣慰的點了點頭。

  轉頭對身邊的女官說道:「記,吾身故後隨高宗天皇大帝陪葬於乾陵,稱則天大聖皇后,去帝號,立無字碑供後人篆刻,朕的一世功過,就任人評說去吧。」

章節目錄